2017年,我市一位市民在工商銀行市中支行辦理了25萬元的車貸,貸的是25萬,結果批了25萬8,並拿到了一張8000元的保證金收據,並告訴這位市民,還完銀行貸款後,保證金退還。如今貸款已結清,保證金卻退不回來了。具體發生了什麼事呢?
孫先生拿出了一張收據條,開具時間為2017年8月,品名和規格一欄寫着保證金,公章為臨沂邦旭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可孫先生説,當時擔保公司工作人員並沒有向他表明身份。
孫先生回憶,當初貸款和擔保都是在銀行大廳辦理完成,擔保公司人員着裝與銀行工作人員相同,工位上也沒有擔保公司的名稱,孫先生就放下戒心,簽了字、交了款、拿了收據。
擔保公司失聯,孫先生於是找工商銀行臨沂市中分行要説法。
記者在工作人員提供的台賬信息表發現,擔保單位並不是臨沂邦旭投資擔保有限公司,而是臨沂邦旭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天眼查顯示,邦旭投資擔保根本不存在。
對於孫先生的質疑,銀行又是什麼態度呢?
擔保公司失聯,銀行無能為力,隨後記者將情況反映給了臨沂金融糾紛調解中心,得到了這樣的回答。
臨沂金融糾紛調解中心工作人員:投訴還不在我這邊,我這邊是調解,你得投訴到那個部門去我給轉過來,就是銀保監局消保投訴電話,8138556。
臨沂金融糾紛調解中心工作人員説,他們調解必須先經過銀保監分局消保部門的受理。記者撥通了消保投訴電話。
市銀保監分局消保工作人員:這個是需要你給銀行溝通解決(工商銀行處理,他介入了,給我們解釋他們也找不到這家和他合作的擔保公司)您這種情況可以起訴。
工商銀行臨沂分行行長侯傳和表示合作方出現了問題,工商銀行已經和該擔保公司已經不再合作。擔保公司不允許穿着銀行的工服,消費者有可能識別存在一定的難度。
臨沂銀保監分局黨委書記、局長趙培顯表示從這個片子看,暴露了兩個問題,一個是銀行在與第三方合作的時候管理不夠規範;第二個是投訴接訪人員處理的不好,沒有協助把問題解決好。
作為監管部門,對於銀行和擔保公司的合作,在去年下過明確文件,要求必須和正規的機構進行合作,控制好風險,要以消費者權益保護為至上。接下來,一個是把制度進行落實,第二是加強檢查。
金融消費調解中心是為了促進金融消費快速便捷,公平公正的解決,在工作推進上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配置、制度等方面還有一定的不足,需要進一步改進。如何在消費與調解之間搭建起橋樑,也是下一步需要解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