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上午,山東省首個海洋產業裝配式建築生產基地——中國鐵建港航局北方藍色海洋經濟科研生產基地在海陽市留格莊鎮開工建設,標誌着我省加快發展現代海洋產業,加速培育海洋工程集羣,拓展藍色海洋經濟新動能再次邁出實質性步伐。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國家級海洋牧場44個,擁有3個超4億噸吞吐量大港,發展現代海洋產業基礎雄厚、優勢明顯。在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發展海洋高端生態養殖業等的同時,沿海各地市正因地制宜、因勢利導開展海釣休閒、海上風電等融合發展新模式的探索實踐。這就為海洋產業裝配式建築的應運而起提供了廣闊發展空間。
北方藍色海洋經濟科研生產基地由中國鐵建港航局投資建設,駐魯央企中鐵建港航局三公司負責施工。項目主要服務海洋及臨海工程建設,總投資約12.3億元,共分3期,主要建設內容包含生產廠區、台座、碼頭和護岸等,分為生產加工區、管樁及塔筒鋼構件存儲區、混凝土生產區、鋼筋存放加工區、試驗材料區和技術研發區等功能區,主要用於海洋工程技術研發,裝配式建築模塊出運安裝,重力式沉箱預製出運,大型鋼結構及跨海大橋、海上風電基礎結構生產出運等。
據悉,待該項目全部投產後,將形成15萬立方米裝配式建築模塊、20萬立方米沉箱預製構件、2萬噸以上鋼樁及2萬噸海上風電塔筒結構等的年產能,對促進新舊動能轉換,推動海洋強省建設具有積極作用。(大眾日報客户端記者 常青 通訊員 肖斌 宗化龍 報道)
來源:大眾日報客户端 編輯:李兆敏